概述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著名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位于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該館于1930年破土動工,1933年首次對外開放。由于當時正處于經濟大蕭條時期,全球藝術品市場涌現出大量的低價傾銷的珍貴藝術品,而收購者很少,該館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收購了大量的藝術品,奠定了在藝術博物館中地位。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以收藏精美絕倫的中國古代藝術品尤其是中國書畫作品而著稱于世。這些藝術品大部分是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通過哈佛大學研究生Laurence Sickman在中國旅行期間收購的。此人與1953年被任命為該博物館館長,在任25年。
館藏文物

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的藏品主要分為亞洲部、歐洲繪畫、美國繪畫以及其他。其中亞洲部主要收藏和展示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印度、伊朗及東南亞國家的藝術品,其重量級的中國繪畫主要包括董其昌的"仿古山水冊頁"、李成的"晴巒蕭寺圖"、馬遠的"西園雅集圖"、石濤的"贈劉石頭山水冊頁"、許道寧的"秋江漁艇圖(漁舟唱晚圖)"、趙佶(宋徽宗)的"四禽圖"等。歐洲繪畫則主要包括卡拉瓦喬、格雷考、提香、倫勃朗、魯本斯、克洛德·莫奈、文森特·梵高等人的作品。
以上圖片來自新浪博客@白頭翁001
以下精美的展品攝影由@動脈影(微博號)授權發布

《鎏金鋪首》
鋪首是含有驅邪意義的傳統建筑門飾。門扉上的環形飾物,大多冶獸首銜環之狀。以金為之,稱金鋪;以銀為之稱銀鋪;以銅為之,稱銅鋪。其形制,有冶蠡狀者,有冶獸吻者,有冶贍狀者,蓋取其善守濟。又有冶龜蛇狀及虎形者,以用其鎮兇辟邪。而獸首銜環之冶,商周銅飾上早已有之。它是獸面紋樣的一種,有多種造型,嘴下銜一環,用于鑲嵌在門上的裝飾,一般多以金屬制作,作虎、螭、龜、蛇等形。漢代寺廟多裝飾鋪首,以作驅妖避邪。在民間門扉上應用亦很廣,為表示避禍求福,祈求神靈像獸類敢于搏斗那樣勇敢地保護自己家庭的人財安全。

《龍泉窯青釉樓閣式谷倉》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宋代六大窯系。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因其主要產區在浙江省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于三國兩晉,結束于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于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龍泉窯以燒制青瓷而聞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產品風格受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特征與三窯的產品相似。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釉層稍簿。

《石雕佛頭像》

《佛教壁畫殘片》

《浮雕僧侶像》
浮雕是雕刻的一種,雕刻者在一塊平板上將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來,使它脫離原來材料的平面。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物,用壓縮的辦法來處理對象,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三維空間,并只供一面或兩面觀看。浮雕一般是附屬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經常可以看到。由于其壓縮的特性,所占空間較小,所以適用于多種環境的裝飾。

《彩繪陶樓》

《三彩女俑》
以陶俑陪葬之后在唐代極為風行,凡唐墓皆有人俑,加之燒之較易,三彩俑真品者較少。

《錯銀銅器蓋》
錯銀,特種工藝的一種,在器物上用銀絲鑲嵌成花紋或文字。

《刺繡豹補子》

《坐姿觀音菩薩像》

《青白釉觀音菩薩坐像》
青白釉,瓷器的一種,俗稱影青釉,是一種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間的瓷器,是北宋年間由景德鎮當地工匠制作的。

《木雕彩繪觀音像》

《龍鳳紋玉飾》

《萬字紋拔步床》
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是中國傳統家具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床。拔步床在《魯班經匠家境》中被分別列為“大床”和“涼床”兩類,其實是拔步床的繁簡兩種形式。拔步床為明清時期流行的一種大型床。

《陶彩繪湖人哺乳俑》

《舞馬飛鳥銅鏡》

《龍鳳紋玉飾》


《石雕力士像》

《木雕彩繪觀音菩薩頭部》

《刺繡練雀補子》
補子,系補綴于品官補服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塊織物。為明品官服飾制度的一個重要特征。飾以禽獸紋樣來區分官員等級的方法最早源于唐武則天時期。

《黃花梨鑄銀飾件交椅》

《漆金泥塑觀音菩薩》

《彩繪木雕觀音立像》
一百一萬會展平臺100event.com,H5輕平臺,不用下載,直接發布,輕松鏈接到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
免費發布會展活動 | 免費發布公司 | 免費發布場地 | 免費發布圖文 | 免費發布電子邀請函 | 免費創建論壇 | 免費創建相冊。
匯集全球會展最資訊,探討會展營銷新模式,讓您盡享H5互動的愜意。

